日前,省委宣傳部公示了2022年鄉村文化振興省級樣板村鎮擬命名名單,其中,巴州區清江鎮巾字村入圍2022年鄉村文化振興省級樣板村。
清江鎮巾字村 打造主題院落 文化浸潤心房
走進巴州區清江鎮巾字村,寬闊整潔的馬路兩旁,三合院、四合院模式打造的聚居點錯落有致,走近一看,法治院、富強院、文明院、和諧院、友善院等12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命名的院落成為巾字村最靚的風景線。
“我們院子里有一對老夫婦,照顧智力低下的一雙兒女50多年,院子里的其他村民平時都會幫忙,所以命名為友善院。”97歲的老紅軍、老黨員李留芳說。
村民馮仕寬是村里的守法示范戶,所居住的院子叫法治院,“我們這個院的村民遵紀守法,只是在學法律常識、用法律知識程度上有些不同,我也為掛上這塊牌子而感到自豪。”馮仕寬說,“這份榮譽,我們一家人都很看重,以后會越做越好。”
“近年來,我們在村里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主題活動,最大的特色就是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院落,從而促進核心價值觀廣泛知曉、深入人心,以鄉風文明促進鄉村振興。”村支書李國軍介紹,在主題院落的帶動下,巾字村村里好人好事多了,鄰里關系融洽了,人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文明村變得更加文明。
“以前村上盲目攀比、大操大辦之風非常盛行,不管是大事小事,村民都要擺個席請客吃飯,桌上還要擺滿高檔煙酒,一次下來就是幾萬元左右。”李國軍說,如今通過主題院落的潛移默化影響,村民們不僅告別了過去的陋習,還紛紛參與到文明村鎮的創建中。
“以前大家只掃‘門前雪’,現在走在路上,碰到游客掉落的垃圾都會主動撿起來。”村民茍小燕表示,自己住的是文明院,一言一行都要以文明為標準。
巾字村在建設聚居點時,依托“新居+特色農業+生態旅游”的思路,堅持“一個新村就是一個旅游景點”的打造理念,建成一批三合院和四合院。
這種新居建設模式既滿足了村民住進好房子的愿望,更讓村民們過上了好日子。依托獨特的新居模式,巾字村多方引進業主,還打造了集觀光旅游、特色農產品種植、前沿農科研發推廣的綜合生態景區——七彩佛龕景區。
景區建好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選擇回鄉就業,村子也變得熱鬧起來。村民楊秀棟和王樹剛之前一直在外打工,看到家鄉旅游產業發展如此的好,便在景區內開了一家農家樂,一年盈利額可達28萬元。還有近100余名村民在該景區擔任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普通工人。
“我們村的游客第一次來是看風景、嘗美食,第二次來就會帶著孩子一起參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院落,講每個院子里村民的故事,我們村的鄉村旅游也因此越來越旺。”李國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