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要求》國家標準6月1日起實施,明確了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的16個重點部位和區域,把校園安全防護區域從內部延伸到了門口、周邊地區。
《電力可靠性管理辦法(暫行)》6月1日起施行。明確國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機構應當按照權限和程序,指導有關單位制訂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地方政府電力運行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嚴禁發生非不可抗力拉閘限電。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便利出口退稅辦理 促進外貿平穩發展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6月1日起,精簡出口退(免)稅報送資料、拓展出口退(免)稅提醒服務。6月21日起,簡化出口退(免)稅辦理流程、簡便出口退(免)稅辦理方式、完善出口退(免)稅收匯管理。
我國首部專門保護濕地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6月1日起施行,明確禁止占用國家重要濕地;建設項目選址、選線應當避讓濕地。全面落實政府法定職責,搞好法律配套銜接,織密扎牢濕地保護的“制度網”。
《白酒工業術語》和《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兩項國家標準6月1日起實施,明確白酒必須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劑。所有添加食品添加劑的調香白酒將歸屬為配制酒。
《關于加強固體飲料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6月1日起正式實施,明確固體飲料標簽、說明書及宣傳資料不得使用文字或者圖案進行明示、暗示或者強調產品適用于未成年人、老人、孕產婦、病人、存在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人群等特定人群,不得使用生產工藝、原料名稱等明示、暗示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保健功能以及滿足特定疾病人群的特殊需要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將于6月5日起施行,禁止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持續反復發出高噪聲的方法進行廣告宣傳。在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或者開展娛樂、健身等活動,應當遵守公共場所管理者有關活動區域、時段、音量等規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聲污染。
國家醫保局辦公室、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單人單檢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檢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
《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6月1日起施行,共包括階段性緩繳“五險一金”和稅款、擴大房屋租金減免范圍、加大退稅減稅力度、發放援企穩崗補貼等50條政策措施,取消企業復工復產復市不合理限制。
《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6月1日起實施,鼓勵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按照一定規則記錄、儲存服務時間,在年老需要時可以提取時間換取服務。
廣東省公安廳6月1日起在全省范圍正式啟用廣東省電子居住證(深圳市除外),實現申領、簽發、使用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直接使用手機在“粵省事”平臺領取和出示,無需領取實體證件。